欢迎来到康信达光电官网!! 地址: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迎宾西路1601号A3 电话:186-0626-2220语言选择:繁体中文|手机版|English
细节决定成败,品质铸就未来
套类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套类零件主要加工面是孔、外圆和端面。定位基准是外圆或孔。加工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各表面间位置精度和防止变形。(1)保证各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的方法1)在加工单件、小批量、形状简单、短小套类零件时,最好在一次装夹中把内孔、外圆及端面都加工完,以保证内孔、外圆的同轴度、端面对内孔的垂直度要求。2)对于大批量、形状复杂或较长的套类工件,主要表面加工可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,先粗加工外圆再精加工内孔,而后以孔为精基准精加工外圆。用此法加工只须用心轴作夹具,结构简单,制造和安装误差小,可保证较高的位置精度,生产中应用较多。(2)防止变形的工艺措施1)对于壁较薄的套类工件,宜采用轴向夹紧。如采用径向夹紧,应使径向夹紧力均匀,这时可使用过渡套或弹簧套夹紧工件。
2)对宽而深的内沟槽,考虑到车削中的切削力和切削热会使工件产生变形,应安排在半精车之后,精车之前进行。为减少热变形引起的误差,精加工时应使工件在轴向或径向能自由收缩。切削时使工件充分冷却,合理使用切削液。3)在加工平底孔时,先用钻头钻孔,然后用平底钻把孔底刮平(钻顶角等于 180°),最后用盲孔车刀精车。(3)套类零件车削实例如图 3-68 所示缸套零件,材料 40Cr,件数 200 件。对于这一零件的加工,除了要保证内孔、外径的尺寸外,同时还应保证内孔的圆柱度公差、外圆相对于内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。
若工件是单件生产,可取长棒料夹住其中的一端,一次装夹中把内孔、外圆及其中一个端面都加工完,再在合理长度处切下工件,换头加工另一端面,以保证工件的技术要求。图示零件加工数量较多,因此主要表面加工可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,先粗加工外圆并精加工内孔,而后以孔为精基准精加工外圆。车削步骤如下:1)备料,取55 长棒料。2)检查、夹毛坯外圆,伸出 110mm,校正夹紧。3)车端面,钻中心孔。4)粗车外圆50 ,留 3mm 余量。5)钻孔、扩孔至35 105 。6)在长度 105mm 处切断。7)换头,车端面至长度 102mm,粗车内孔到36.5mm。8)调质处理 HB220~270,检验。9)夹外圆,伸出 60mm,校正夹紧,半精车外圆到51。10)工件调头,夹外圆,伸出 60mm,校正夹紧,半精车外圆到51。11)车端面(车平即可),半精车内孔到37.5 。12)精车内孔到尺寸38+0.05+0.02,孔口倒角 1×45°。13)车端面,保证总长 100±0.1,孔口倒角 1×45°。14)主轴、尾架孔内装入伞形顶尖,用两顶尖装夹工件。15)精车外圆直径50+0.010-0.015至尺寸。16)外圆两端倒角 1×45°。17)检验。